一直以来,我都很喜欢心理学。
在接触一段时间之后,我又往前踏出一步,开始做心理咨询。
如果问是什么让我喜欢心理学,喜欢做心理咨询。
我想,应该是对自我探索的热爱吧。
我不愿活在固有的状态和思维模式里,总想打破旧有的习惯,去体验另一种全新的感受,去遇见那个更真实的自己。
所以,不论是对我自己,还是对咨询师,我都愿称之为“自我探索式的心理咨询”。
听起来,是不是有些宽泛?
第一次走进咨询室的时候,咨询师就曾问我:“是什么促使你走进我的咨询室呢?”
那时我的回答,如今看来,依旧很梦幻:
“因为一个梦境。”
今天,我就想从自己的一个梦境开始,分享自己人生改变的故事。
01
这个闪闪发光的女生
真的是我吗?
坦白说,我并没有太多的生活困扰。
我想做的,仅仅是想了解自己真正的样子。
而梦,恰恰是现实心理状态的延续、反映和折射。
我想通过心理咨询,了解自己的梦境代表着什么,从而让自己达到一种更好的生活状态。
于是,我和咨询师讲起自己经常做的那个梦:
“我梦见自己成为联欢会舞台主持,盛装出席、准备在舞台上大放异彩。”
“但梦里的我特别忐忑、不知所措,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,会不会被喜欢、被认可。”
“我开始怀疑,这个闪闪发光的女生,真的是我吗?”
这个梦,是我内心最为真实的写照。
在探索的开始,我先是和咨询师讲述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背景。
从小,我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焦虑和控制的家庭。
父母总为我考虑很多,生怕我受伤、走弯路,担心我没有应对这样那样事情的能力。
而我自己做出的高考二战、考研、就业方向、城市选择等人生道路上的决定,在他们看来总是不够好,满是风险,考虑不当。
不如他们给我规划的人生安稳幸福。
记得在我准备考研的大半年时间里,母亲每周都要在电话里各种苦口婆心地劝我放弃考研、直接工作。
每一次,我们都要大吵一架,不欢而散。
其他重要的决定也是如此。
就算最终得偿所愿,我依旧会感受到一种内疚和不安。
所以那时的我,总感觉自己做什么事都非常艰难,因为总要面对来自家庭的阻挠和压力,比别人多付出很多。
特别是看到别人在父母的支持下,追求自己的梦想时,我的心口总会堵得难受。
长大后,一想到留在他们身边,我就感到一种深深的压抑。
即使在家乡的工作再好,我也始终不敢施展自己的拳脚,怕父母指指点点,批评我做得不够好。
也怕离得太近,他们更方便干涉和控制我的生活。
这时,咨询师问我:“那是什么,让你一直坚持自己的选择没放弃呢?”
我说:“我觉得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,告诉我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,并且一直在给我指引方向。”
咨询师:“这种内心的声音非常难得,你能够一直追寻它、相信它,是一件多值得骄傲的事。”
她的话,让我感受到支持、认可、鼓励。
她对于我“听从内心声音”的选择,只有深深地理解和肯定,而不像我的父母,永远在反对。
当我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接纳时,才得以真正明白自己之前匮乏的是什么。
02
终其一生
我们要寻找自己的声音
在咨询的过程中,咨询师不断帮助我挖掘内心的感受,找到内心真正需要的支持。
那间小小的屋子像有魔力一般,让人无比放松和亲切。
咨询师的声音、语气和态度,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、关切和力量。
当我倾吐自己的成长经历时,我能感受到她用心倾听的共情、与真心的关切。
而这份“看见”本身,也深深治愈着我。
那是我生命里为数不多的,感受到有一个人始终和我在一起,陪伴我感受内心世界的风雨。
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告诉我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在她那里,我的感受永远都会是第一位:
“他这样做的时候,你的感受是什么?你觉得身体哪个部位不舒服了?”
“这种情况下,你觉得别人怎么做或者怎么说,你会好受一点?你会觉得更有力量?”
她总是言辞恳切又目光真挚地看着我:
“虽然这段路很艰难,但你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,一步步靠近着自己想要的生活。”
“你的内心有很多内在资源,即便饱受挫折也依旧对外界敞开心扉,这非常难能可贵了。”
我不知道这些简单的话,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巨大的魔力。
就像是一束光点亮了我的世界,为我种下了全新的视角和希望。
我的努力和付出终于被理解、被看到,并且被深深地接纳。
每当生活中,再次遭遇低谷,或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前进,我都会想起咨询师和我说的这些话——
每一次都像加油站般,让我重新有了上路的勇气。
咨询师也通过中度催眠,陪我进入童年情境。
她引导我进入内在,看到那个小小的我,让现在的我回到过去,去安慰她,让她们互动。
现在的我仿佛非常共情那个小小的我,小小的我也毫无防备地依赖着现在的我。
我看到她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。
最后告别时,咨询师让现在的我送给小小的我一个小物件。
每当小小的我需要时,我都在这里,可以被召唤。
结束这场中度催眠后,我不停地流泪。
从小声啜泣,最后越哭越大声,仿佛要把沉积多年的内心淤结,都一次性哭出来。
等我平复过来,咨询师这时问我:“还记得你当时经常做的那个梦吗?”
我:“最近我没有梦见过了。”
咨询师:“梦里那些忐忑的感觉,不认可自己的声音,也许是你父母的声音、成长环境中来自权威的声音,那并不是你真正的感受和想法。”
“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再次出现这些情况,你可以跳出来觉察一下,辨别那个声音,究竟是谁的声音。”
那瞬间,我再次当头棒喝。
原来一直以来,那些纠缠不休、困扰着我的脑海里的声音,并不来自于我自己。
而是父母、环境、世界,内化在我身体里,并让我误以为是我自己的外界声音。
当然,咨询的内容远不止上述这些。
而且,这个过程不只有认可、鼓励等来自咨询师的正向反馈。
我也会有因为揭开伤疤、直面内心,而导致恐惧和愤怒发作的痛苦时刻。
但是最终,这些感受都成为了光之来处,让我的心徐徐展开。
03
勇敢地开往属于你的未来吧
在咨询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,我对优秀、完美的追求松动了许多。
可以自在地待在自己的位置,可以躺平,也可以奋进,而不是强求自己事事妥当。
也渐渐开始明白,人生短短几十年,没必要强迫自己把时间花在不擅长、不快乐的任务上,要尽可能去做滋养自己的事。
我想,可能在心理咨询中,我感受到的那些从未感受过的、深深的鼓励、接纳和认可,发挥了比我想象中还要巨大的作用。
它变成了驻留心间的镇山石,让我原本固化的行为模式一点点松动、改变。
现在,距离咨询已经过去快一年了。
我越来越发现,现在的我,基本没有了做事艰难的念头。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,让自己感到不适的生活状态。
虽然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家庭的影响,但对生活的力量、对未来的信心,已与从前大不相同。
最初,在对比过咨询师费用以及资历后,我被“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选,就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”的标语打动,从而选择了我的咨询师。
咨询师带给了我太多美好的感受和蜕变,我觉得自己被她暖暖的爱意和温柔包裹着,意识到原来我值得被这样温柔相待。
现在想来,“遵从内心”永远都不会错,很多时候潜意识比意识先行,发生于未察觉处。
咨询对我来说最不可取代的地方在于,咨访关系是相对朋友、亲人、恋人而言,更为稳定的关系。
只要你需要,咨询师永远都会稳稳地在那里,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疗愈。
他们能以自己的专业视角做引导,陪伴、共情我们。
在这段关系中发生、体验、流淌过的全新感受,也会润物细无声地,改变我们生活中的每段关系、每个角落。
我曾看过一段话:
“如果将人比作一辆车,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时可能很顺当,但遇到崎岖的山路可能会有些吃力。
心理咨询不能把山路变成坦途,但它可以帮助你提升车的性能,比如换个轮胎、抬高底盘,让你更好地应对山路。”
衷心祝愿你,也拥有一辆好车,开往属于你的未来。
- The End -
许多让人们困惑的梦境、或者烦恼,都是由内心某些“尚未放下、尚未完善”的部分造成的。
在改变发生之前,我们往往需要先厘清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。但有时候因为面对和正视实在太痛苦,我们会下意识选择逃避。就像身上长了一根刺,暂时拔不出来,所以故意忽略它,但它会一直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