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体关系认为,人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关系,寻找和他人的连接。人是群体动物,我们不能独立于他人存活。
因为没有别人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,所以我们必须去维持一些关系来让自己活着吗?那岂不是要小心翼翼,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自己,就没有人际关系了,就活不下去了,可是总有那么些人选择避世隐居,或者长年宅家独居,好像也生活的不错啊!
与他人产生连接的过程被称为人际交往,是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的过程,包括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。人际关系是指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心理的关系,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,反映了交往双方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。
从需要理论看,人的需求可以分为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两大类,自然需求对有机体维持生命、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,如饮食、运动、排泄、睡眠等。如果基本的生物需要得不到满足,确实会导致死亡。但是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,是不会直接导致死亡的,不过确实会引起痛苦、沮丧和焦虑等情绪,甚至会引发疾病。有些人虽然会因为得了抑郁症而自杀,但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很多的,并不能把没有人际关系和导致死亡划等号。
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洞穴试验:1996年,著名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利奇·蒙泰尔做了一个试验。他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很深的洞穴中,在这个洞穴里,有足够他吃一年的食物和维持生命的生活用品,有100多部电影碟片和一些健身车、健身球供他娱乐。但是,在这个洞穴里除了他自己,没有其他人。1997年,蒙泰尔从洞穴里出来了。经过一年与世隔绝的生活,蒙泰尔变得目光呆滞,脸色惨白,语言不畅。他的记忆力、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,都发生了严重的退化。
那在这个洞穴专家的试验中,他可以在洞穴中寻求各种各样的刺激,但就是没有与人交往的过程,这一年的独处让他出现了各种不适和身心障碍,虽不至于丧命,但还是告诉我们参与社会交往对人的重要性。
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能锻炼记忆、语言等认知技能,促进了认知抵抗力的发展;即使这种抵抗力不能避免大脑变化,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年龄的效应,延迟痴呆出现。即使不需要每个人都变得擅长交际,但在自己的性格可接受的范围内多进行社会交往总是没错的。
我们可以选择与他人的人际距离,以此调节人际关系的亲疏,进而利用人际距离灵活调适和他人的关系进而满足我们的需求。也就是说,你不需要强迫自己一定成为一个善于交际的人,只是能看清自己的心理需求,适度把握心理距离,让自己不是那么别扭就好。
1.关系在人一生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
首先,关系贯穿我们一生。正如有人说“每个人都不是孤岛”,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,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人保持连接。
比如疫情期间,有的城市静默、有的小区封闭、有的隔离在家,但我们与这个世界仍然是保持连接的,呼吸、饮水、运动都在感受着大自然带给我们生命的滋养。
外卖、核酸检测员,还有每天我们通过手机、微信端、电脑端,都在和外界、和他人保持着连接。看似无形的联系,但,只要我们的心是敞开的,就会与他人保持着连接。
2.人有不同的生活状态,是可选择的
“没有别人没有关系我们就会死”,所以我们“必须”去维持一些关系来让自己活着。我注意到题主提到了“毕竟如果大家都不喜欢自己”、用的词语是“小心翼翼”,给我的感受是:“维持关系”似乎让题主感到有压力。
这里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【孤独】和【单独】这两个概念了。
一个人如果是“孤独”的状态,与他人是失去连接的,是自我封闭,与他人切断了连接,更是一种逃避。与别人隔离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感受,是一种被动的隔离。
而单独,是一个人主观感觉与世界是连接的,整个人是敞开的,是享受的状态。“连接能力”是区别孤独与单独的重要因素。
人之所以会孤独,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,无法与自己很好相处,无法给自己好评。需要“事事肯定自己”,逃避一些规则,不喜欢受拘束。
自己给自己差评,人际关系肯定不好,享受不到人与人相处的乐趣。就会切断连接,断了关系。当逃离人群时,又无法承受那份自己独处的生活,被孤独所笼罩。
如果这个人只是享受“单独”的状态,并无孤独感,是否与他人维持关系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品质的,更不会涉及到“会死”的结果。
因为一个懂得单独的人,他不会感到被限制,他不需要隔离,他与人连接的。正如你说的“避世隐居”、“宅家独居”但人生活很好的人。这只是不同的生活状态罢了。
孤独的人,是心感觉不到与人的连接,所以是心孤独。当我们保持一颗觉察的心,看见自己是孤独的(被动/不得不)、还是单独的(主动选择),这样就拥有了选择权,改变也在开始。
同时,觉察能够看见:一个是批判你的你,一个是被批判的你。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好评,从而也可以给到他人好评,享受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快乐。